冬季别忘了给幼儿补补钙
天气变冷了,孩子们在户外进行活动的机会也开始变少,很多孩子在家里变成了“宅男宅女”。在冬天,日照时间比夏天明显缩短,加上冬季气温持续走低,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也大幅减少,但成长中的孩子对钙的吸收和利用率都在提高,并且对钙的需求也更为迫切,此时补钙可谓更重要。
冬季晒太阳少了,容易引起维生素D缺乏,钙的摄入也会随着减少,进而影响骨骼生长。一般来讲,5个月内的婴儿,每日钙摄入量应该在300毫克;6个月到1岁者,每日钙摄入量为600毫克;4~10岁儿童的钙摄入量为800毫克。冬季时应该从增加户外活动和增加饮食中钙摄入量两方面,保证幼儿钙摄入达标。
在晴朗的天气里,上午11点左右,不妨多带孩子到户外晒晒太阳,每天0.5~1小时即可。由于阳光中的紫外线大多不能穿透玻璃,往往隔着窗晒太阳影响效果。同时,要加强运动,适量的负重和运动直接对骨骼有强健作用。
学龄前期的儿童比起二岁以下的幼儿生长发育匀速,通过多晒太阳、调理膳食即可。如果孩子被确诊缺钙,2岁以上的儿童则可选择含钙量较丰富的无机钙,如碳酸钙等。2岁以下儿童的胃酸浓度低,最好选择葡萄糖酸钙、乳酸钙等有机钙。因为不同钙制品的特性不同。如葡萄糖酸钙的含钙量较低,碳酸钙对胃的刺激较大,含磷的钙剂容易导致幼儿钙流失,也不能吃。因此,幼儿补钙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学龄儿童最好的钙源还是食物,孩子应该每天喝2-3袋牛奶,多吃芝麻、虾皮之类的含钙量高的食物。补钙的同时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,如鱼肝油,促进吸收。要尽量少给孩子吃汉堡、炸鸡、薯片等油炸食物,不喝可乐等高磷的碳酸饮料。油炸食物会增加钙的排出,后者则会妨碍钙的吸收。
很多父母认为多给孩子吃点骨头汤就能给孩子补钙,其实这里存在一个误区,通过骨头汤来补钙作用不大,举个具体的例子,如果你用一公斤的骨头粉碎成骨泥,然后搭配一公斤的水来熬制骨头汤给孩子喝,这里面的钙含量大约只有100毫克,含钙量比较低,所以最好的补钙方式就是喝牛奶。